
4月10日,TCL科技(000100)发布公告披露收购LGD广州项目进展。公告指出,TCL华星已收到交易对方准备的本次交易交割报表。根据交易协议约定,基于标的公司过渡期盈利及交割报表数据,本次交易收购金额调整为112亿元人民币;最终交易价格视TCL华星对该交割报表审查情况而定。
早在4月1日,TCL华星于标的工厂举行了盛大的升旗仪式,原广州LGD工厂,正式易主成为广州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内部命名为t11基地),韩国LCD TV面板制造时代也就此落下帷幕。
账面留存资金超60亿,标的资产质量超预期
根据公开资料,LGD CA为8.5代大型液晶面板厂,拥有包括IPS在内的多项关键显示技术,设计月产能180K,LGD GZ为配套模组工厂,设计月产能为230万台。两座工厂整体质量与盈利能力良好,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6.02亿元、5.36亿元人民币。
TCL科技此次公告披露的交易金额变更为112亿元人民币,相较此前公告过的108亿元的基础收购价略微上调。TCL科技在公告中阐述了原因,“基于标的公司过渡期盈利及交割报表数据”,交易金额调整。换个说法,交割时比此前定价时资产赚钱了,也值钱了。
实际上,市调机构迪显咨询此前已经直接透露,在TCL华星与LGD完成交割时,LGD CA账面上留存的资金逾60亿。此前有市场人士曾担忧本次收购会给TCL科技带来较大财务压力,但结合上述消息来看,超过60亿的账面资金,TCL科技的收购对价已收回五成以上,并不存在所谓的百亿资金压力。
市场人士同时分析指出,LGD广州产线核心资产已经按照4年的使用寿命完成折旧,但国内既有同类产线的设备已使用近15年,并仍在继续运营中。TCL华星承接后的折旧摊销压力将大幅减轻,整体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t11与国内彩虹股份规模相近,利润水平也可与其对标,长期来看有望为TCL贡献20亿以上年化利润。而且并购后TCL华星通过标的工厂技术、供应链及客户资源整合,还有望收获更多难以直接量化测算的潜在红利。”上述分析人士补充道。
大尺寸LCD供给长期偏紧,远期盈利稳定向上
除了标的工厂自身资产质量优势,LCD行业良好的未来市场预期,也被认为是TCL科技此次并购获益的重要加分项。
得益于行业竞争格局持续优化和终端产品大尺寸化带来需求增长,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LCD面板行业经历了一轮强力复苏——以55吋TV面板为例,根据集邦咨询监测数据,其均价在2023年2月份至2025年3月上涨幅度接近50%,其他大尺寸TV面板也同样呈现出集体大幅上涨趋势,且尺寸越大涨幅越明显。因此,尽管当前面板价格在连续数月上涨后趋稳,但发展趋势不变,其长期量价表现仍然值得看好。
尤为重要的是,市场已经愈发意识到LCD产业生命力比预期更为强劲。
近年来,全球电视消费市场的大尺寸化趋势显著,中国市场的“国补”政策更加速了这一进程:TrendForce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电视平均尺寸增加0.4吋,达到51.5吋,预计2025年将再增长0.7吋至52.2吋,无疑将直接推动LCD需求面积的稳定增长。
与此同时,在高端电视市场,Mini LED 背光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了搭载Mini LED 背光的LCD TV 更多机会在画质与成本方面挑战OLED TV:Omdia 报告预计,搭载有Mini LED背光的LCD TV 面板出货将在今年超越OLED TV面板,LCD地位进一步稳固。无独有偶,近日全球电子游戏业三巨头之一的任天堂揭晓了备受期待的新一代游戏主机Switch 2的详细配置,其放弃采用OLED而配备了一块7.9英寸广色域LCD显示屏。团队表示因为LCD显示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而且新主机可以支持HDR。随着TV大尺寸化和LCD在高阶市场的突破,Omdia预计,未来大尺寸LCD的供给可能会处于长期偏紧的状态——这意味着,长期来看,大尺寸LCD量价预计整体将保持温和上涨的势头,这有助于提升整个LCD行业的远期盈利能力。
市场人士经综合分析认为,TCL科技此次完成对 LGD广州的收购后,LCD产能将进一步向中国大陆集中,这为行业的长期良性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未来,被收购的标的工厂不仅能为TCL科技带来增量利润,提供稳定的现金流香港股票交易杠杆,为提升股东回报提供更可靠的预期,还将为该公司在创新技术研发与业务拓展等长远布局上,提供更多保障。
|